0757-85722563
点击量:722 时间:2024-07-13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希望萌发的季节,有一个特殊群体令人感怀,他们在戍守边防、捍卫疆土中勇于担当,在维和护航、反恐维稳中勇敢冲锋,在抗洪抢险、脱贫攻坚中勇挑重任,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们闻令而动、向险而行,用行动证明着自己的钢铁本色。
转业、复员,退伍军人和军队离退休干部是他们中光荣的一员,他们征衣虽解,但军魂永存杏彩体育,在不同领域、不同战线续写着拼搏奉献之歌。如今,他们的身份是工人、是、是社区工作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弄潮儿……无论职业如何发生变化,但属于军人的勇毅笃行精神未变,用大爱情怀书写精彩人生的初心仍存,今起本报推出“军魂映初心”系列报道,让我们带着尊崇目光,阅读和点赞他们的闪光故事……
与军结缘,23年军旅生涯铸就了他听党指挥、忠于职守、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与民结亲,从事调解工作17载,他坚持“百姓的事大于天”的工作态度,调解矛盾纠纷、维护社区稳定。
“自治区模范军队转业干部”、自治区“金牌人民调解员”、“全国人民调解能手”“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自治区模范退役军人”“自治区最美退役军人”,承载着诸多荣誉的苏玉准,直接或指导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0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
按照咱们国家的传统,出生于1962年的苏玉淮今年已虚60岁,算是迈入了老年的门槛。说起他的个人经历,必须要从1981年讲起,那一年,他穿上了向往已久的绿色军装,杏彩体育官网注册告别了父老乡亲,告别可爱的土默川平原,走进绿色军营。
到了新兵下连的日子,他没有像其他战友一样回到老连队,而是直接转到师教导队。随后的六个月里,苏玉淮系统地学习了飞机发动机构造原理、空气动力学、飞行原理以及飞机机械专业相关操作维护技能的基础知识。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也让他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回到老连队15师44团机务4中队后的一年时间里,苏玉淮获得了一次难得的深造机会。
“当时师里有报考军校的机会,团里根据个人实际表现,选出了35人去参加摸底考试。”经过两个月的集中学习,苏玉淮走进全军统一考试的考场,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空军后备建设者中的一员。
1985年3月,临近毕业的时候,苏玉淮所在学员队168人中,有8名同志光荣入党,他就是其中之一。“临毕业的时候,大家一致向学校提出要求,希望能到地处沙漠深处、条件相对艰苦的基地去锻炼。可是学校当时有规定,部队生从哪儿来回哪儿去。”带着遗憾,苏玉淮只能原路返回。
在老部队度过了三个月,1985年11月因部队精简整编,苏玉淮被分到了新编44团4中队。1998年9月,部队再一次精简整编,他被分到了45团修理厂。2001年,苏玉淮到了装备部,工作两年后的2003年,部队又一次精简整编,他离开部队,转业回到包头。这期间,苏玉淮当过机械师、分队长、副中队长、中队长、修理厂厂长、装备部助理。他立过三个三等功,获得过多次嘉奖及空军特殊贡献奖、北空科技发明进步奖、民族团结进步奖、空十军先进个人等荣誉。转业前,苏玉淮的个人专业技术达到了8级,是部队正团职待遇。
2004年,苏玉淮转业回到了家乡包头,来到昆都仑区阿尔丁司法所和街道调委会,从事基层司法行政和人民调解工作。
人民调解是我国法律所确认的一种诉讼外的调解形式,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解决居民群众生活中的矛盾纠纷,小到鸡毛蒜皮的邻里纷争,大到数万元的工伤赔偿,纷繁复杂,不一而足。
有人曾不解地问老苏,为什么要选择人民调解这么烦琐而又辛苦的工作?苏玉淮的回答很简单,“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
再次出发,苏玉淮已经42岁,作为一名门外汉,他在工作中难免出现力不从心的情况。该怎么办?他总结了三点:细心看、认真听、刻苦学。只要有时间,苏玉淮就会拿出随身携带的2003年版《人民调解员手册》。因浸水而泛黄的书页、因常常翻阅而卷边的书角,都足以说明这本书的使用频率之高。然而,人民调解工作并非单靠学习就能完成,正所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尤其是那些连清官都难断的家务事,苏玉淮又该怎样调解?
2005年,苏玉淮刚担任阿尔丁司法所所长不久,便遇上了一起棘手的纠纷:青松社区居民谢某与三个儿子之间,因赡养产生了纷争,哥仨各说各的理,态度强硬。接下这块“烫手山芋”后的一个月时间里,苏玉淮就在几名当事人的家之间来回奔波往返,吃了多次“闭门羹”。“当时正值数九寒冬,路面结冰难行,我骑着自行车摔伤了好几次,老伴看着直掉眼泪。”苏玉淮介绍,对于这些小伤,他并没有放在心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各方当事人最终达成调解协议:三兄弟每人每月给母亲260元赡养费,并负担老人的住房费用。之后,在老人的请求下,苏玉淮还担负起了赡养费“中转”任务,这一管就是五年,“老人去世前,我经常自己买些东西去看望她,有时还会从自己的工资中垫付一些费用作为赡养费,以确保老人的正常生活。”
人民调解工作说到底就是人与人的沟通,这其中有太多的辛苦、琐碎、委屈。“我曾被当事人骂过、吐过唾沫,有一次还结结实实挨了当事人一巴掌。”为此,苏玉淮还总结出了一套“温情工作法”,即在最短的时间内平息当事人的情绪,用情感和“换位思考法”去化解矛盾。
“群众利益无小事,百姓事情大于天”,工作中,苏玉淮经常会遇到农民工讨薪,其中有两件让他记忆犹新。2015年4月17日,赵某与某装饰有限公司签订了颐和山庄四号楼外墙涂料施工工程承包合同,工程款总额为102570元。合同签订后,赵某便开始组织施工人员按照合同要求施工。竣工日期内,赵某所率领的施工队保质保量完成了所有内容,并通过该装饰有限公司法人薛某等人的验收。然而,该装饰有限公司分两次支付赵某97478.5元后,便开始以各种理由拒不支付剩余款项。2018年9月26日,赵某找到了苏玉淮。由于赵某家在外地,调解工作只能依靠电线多天的不懈努力,苏玉淮终于帮赵某等工人要回了被拖欠了三年的工程款。
“还有一次是农民工王某和徐某为催讨工资,奔波了多日无果,无奈之下,来到我所在的调委会求助。”苏玉淮说,“我当时打电话联系欠薪公司的负责人,可对方不接,没办法,我只能上门去找,没想到人家连大门都不开。”
那年冬天特别冷,站在欠薪公司大门外的苏玉淮没一会儿就被冻透了。“今天见不到,明天我再来。”凭着在部队里养成的那股不服输的韧劲,苏玉淮通过多方努力,终于见到了该公司负责人。
“当时人家在门口,我在门外,说了差不多一个半小时。”苏玉淮说,“按照负责人的说法,王某和徐某干的活没有达到标准。可整个工程质量没有问题,只是一个人一个标准,再说王某和徐某都是他从老家一起带出来的,基本上都是亲戚套亲戚,于是我就把道理给他掰开了、揉碎了,反复讲解。”靠着“磨嘴皮子”,苏玉淮终于让公司负责人心中郁结的“冰块”融化了,“能让两位农民工腰包鼓鼓地踏上返乡过年的火车,我疲惫的身心一下子轻松起来,感觉工作再辛苦也值得。”
从军营到地方,改变的是建功立业的身份和环境,不变是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苏玉淮说:“虽然已经离开部队,但军人的本色早已在我的心里扎根,融入血液当中。”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的作品,均转载自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